總要忌口好崩潰…糖尿病人怎樣才能“任性”吃吃吃?
11月15日
糖尿病飲食重在平衡,沒有什么是絕對不能吃的,也沒有絕對不會升高血糖的。這就像是一個天平,吃的多血糖高,吃得少又會低血糖。因此,糖尿病病人要學會管住口,才能穩(wěn)定血糖。對,就是管住嘴!?
空腹血糖vs糖化血紅蛋白
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都是血糖指標,前者反映的是檢查當時的血糖,后者能反映近3個月的血糖整體水平。有的糖友早上不吃飯,空個肚子去醫(yī)院查個血糖,結(jié)果顯示正常,就以為自己血糖控制得不錯,這完全是自己騙自己,最終遭殃的也還是自己。
還有一些患者真的是空腹血糖不高,但餐后血糖高,而餐后血糖高對心腦血管有害。
主食vs零食
糖尿病飲食核心是平衡膳食,各種營養(yǎng)素之間需保持一定的比例。若碳水化合物不按50%—60%的比例攝入,身體活動供給就不足,這時機體會動用脂肪,其嚴重后果會導致昏迷,發(fā)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,所以,碳水化合物一定要保持在一定水平。
而有的糖友自以為控制了主食,就對零食、肉類不加控制,結(jié)果還是熱量超標,其實增加了高血脂、心臟病的風險。這就跟上學考試樣的,以為自己英語很厲害,于是不在語文和數(shù)學上下功夫,那總分肯定也高不了的。
甜食vs無糖食品
大家以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,因此不能吃甜食!錯!食物的甜味一般只是個添加劑,從本質(zhì)上,糖尿病是不能吃含蔗糖、麥芽糖和葡萄糖的食物,但對于用蛋白糖、木糖醇、阿巴斯甜等制作的食品是可以攝入的,因此,買食物更應該注意其營養(yǎng)成分表。
“無糖食品”只是“糖含量低于規(guī)定數(shù)值的食品”,并不是真正的沒有糖份。因此,還是要重申,建議糖友們在選購食品時養(yǎng)成讀營養(yǎng)成分、關注配料表的好習慣。
因為怕血糖高,于是什么都不敢多吃也是不行的,不然可能會發(fā)生低血糖。這也是為什么提出“少吃多餐”,“少吃”使血糖不至于太高,而“多餐”又可以維持一定的血糖水平。
細糧vs粗糧
有的糖友認為細糧含糖高,粗糧含糖低,所以平時都只吃粗糧。而實際上,粗、細糧的含糖量差不多,比如玉米是76%、面粉是75%、大米和小米是74%。但粗糧含植物纖維豐富,對抑制腸道葡萄糖的吸收,以及降低血脂都有良好的作用,因此,可能會更受歡迎
但粗糧也不能多吃,否則會增加胃腸負擔,影響其他營養(yǎng)素的吸收。
水果吃vs不吃
水果含糖量高。水果的甜味主要由果糖來決定,但果糖的代謝不需要胰島素,因此不能說越甜的水果越要少吃。不過,水果仍要限量。吃水果最好在兩餐之間加餐用,或者睡前,不至于血糖太高,又能防止低血糖發(fā)生。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最好還是不吃水果吧。
看到結(jié)尾,相信糖友們都體會到了,吃與不吃之間,沒有絕對,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個“度”??!糖尿病是個慢性病,醫(yī)生能做到很有限,更多的需要病人良好的自我管理,控制飲食,規(guī)律服藥。
最后,給大家看看中國膳食指南的八大推薦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
《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(2017)》
推薦一:吃動平衡,合理用藥,控制血糖,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
推薦二:主食定量,粗細搭配,全谷物、雜豆類占1/3
推薦三:多吃蔬菜、水果適量,種類、顏色要多樣
推薦四:常吃魚禽,蛋類和畜肉適量,限制加工肉類
推薦五:奶類豆類天天有,零食加餐合理選擇
推薦六:清淡飲食,足量飲水,限制飲酒
推薦七:定時定量,細嚼慢咽;注意進餐順序
推薦八:注重自我管理,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(yǎng)指導
圖片來源:123r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