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友服藥時間有講究,時間不對,藥效降一半!
10月17日
二甲雙胍有一個典型的副作用即胃腸道反應,因此選對服藥時間不僅能保證藥物療效,還能減輕胃腸道反應。 普通劑型可在進餐時或餐后服用,以減輕胃脹、消化不良、腹部不適、惡心、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。緩釋劑型可在晚餐進餐時或餐后服用。
大多數(shù)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服藥控制血糖,降糖藥種類繁多,不同類型的降糖藥,其降糖機制不同,相對應的服藥方式也有所不同。
很多糖友只記得醫(yī)生特別強調的藥物怎么吃,對于不清楚的藥物就想當然的飯前或飯后吃了,這樣不僅會造成藥效會大打折扣,還有可能引起其他問題哦!下面就來盤點各類降糖藥的服用時間,值得收藏!
雙胍類
二甲雙胍有一個典型的副作用即胃腸道反應,因此選對服藥時間不僅能保證藥物療效,還能減輕胃腸道反應。
普通劑型可在進餐時或餐后服用,以減輕胃脹、消化不良、腹部不適、惡心、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。
緩釋劑型可在晚餐進餐時或餐后服用。
腸溶片,胃腸道反應比較輕,應餐前半小時服用,每日劑量較大時,可隨餐分次服用,以更好耐受。
須注意:腸溶片和緩釋片禁止嚼碎口服。
磺脲類
短效制劑(格列喹酮片、格列吡嗪片),此類藥物起效時間需要半小時,降糖作用的高峰一般在服藥后2-3小時。餐前半小時服藥,進餐時正好藥物發(fā)揮作用,隨著食物消化吸收,降糖作用也逐漸加大,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。
中長效制劑(控釋片、緩釋片),可明顯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,建議每日1次、于早餐時服用。
格列奈類
常用藥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。
瑞格列奈,在服藥后30分鐘內即出現(xiàn)胰島素分泌,通常要求在餐前15分鐘內服用;那格列奈,起效更迅速,一般餐前 10分鐘內服用。
這類藥物應切記“不進餐不服藥”的原則,如提前服用或服藥后未按時進餐或忘記進餐,容易出現(xiàn)低血糖。
α糖苷酶抑制劑
常用藥物有阿卡波糖、伏格列波糖(片、膠囊)。
此類藥物要求與第一口飯嚼服。由于此類藥物的降糖原理是降低小腸對糖的吸收速度,因此使用這類藥物的前提是,飲食成分中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,否則藥物不能發(fā)揮作用,吃了也白吃。
噻唑烷二酮類
此類為胰島素增敏劑,目前臨床應用的主要有吡格列酮,在空腹情況下,口服30分鐘開始起效,2小時后可達血藥峰值濃度,而進食將會將血藥峰濃度推遲3-4小時,因此一般建議于每日早餐前服用。
如果覺得本文有用,就轉發(fā)給更多的糖友們知道吧!
圖片來源:123RF圖庫